立法會會議 議員議案:積極把握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振興疫後經濟

積極把握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振興疫後經濟

陳振英議員

主席,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感謝廖長江議員提出的”積極把握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振興疫後經濟”議案,讓本會得以通過辯論促請特區政府帶領本港各界,積極把握此歷史性重大機遇,達至與內地互利共贏。

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的”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國際大循環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這種模式亦存在弊端,既不利於產業結構向中高端轉型,也容易引發與其他國家的矛盾。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便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這意味以往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動力、方法和路徑,也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

國際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深度回落,重啟緩慢,全球需求嚴重萎縮。當前,國際經濟大循環面臨不確定、不穩定風險,產業鏈、供應鏈正在重構。近年以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逆風。美國不僅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甚至拉幫結派,大量使用制裁等手段,推升中美兩國的”脫鈎”風險,更突顯只依靠國際大循環,無論內地和香港均難以安枕。

面對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可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積極參與更高水平的”雙循環”互動。例如在內地18個自貿區和1個自由貿易港建設中,香港可提供百年自由港的發展經驗,在貿易自由、企業經營自由、貨幣流通自由、人員往來自由和資訊流通自由方面,以至法制建設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方面提供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議,協助他們盡快達到工作目標。

至於金融開放,香港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正如廖長江議員剛才提及,可在創新金融、絲路金融、民生金融、綠色金融等領域,與內地加強合作,帶動資本市場、財富管理市場和人民幣離岸市場加快發展,推動內地金融擴大開放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本身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是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交匯點,扮演着國內循環”參與者”和國際循環”促成者”的角色。本地企業應規劃好未來的轉型升級戰略,更多地參與到內地龐大的經濟建設,包括:(一)直接參與”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的項目或其上下游項目;(二)把市場重點轉向內地,以及(三)通過資本投入的方式,扶持內地相關產業發展。

最重要的是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深化與內地的經貿合作,支持和配合國家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尤其是在粤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重大的作用。只有這樣,百年大變革下的香港,才能真正擺脫經濟發展瓶頸,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困境,再造香港的輝煌。

主席,本人支持廖長江議員的議案,並希望政府積極考慮調整駐內地和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工作方式和方向,以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香港帶來的機遇。

謹此陳辭,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