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會 議員議案:“善用土地資源,加快發展離島地區”發言

“善用土地資源,加快發展離島地區”議案

代理主席,離島區在全港18個行政區中,佔地最廣、最大。《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並確立香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大嶼山建有香港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是香港通往全球和灣區的國際和區域門户,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裨益,亦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貿易等中心的地位。

感謝葉劉淑儀議員提出“善用土地資源,加快發展離島地區”議案及4位議員同事的修正案,促請政府善用離島,尤其是大嶼山的大量土地資源優勢,為香港的重點產業和策略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我會支持原議案及所有修正案。

代理主席,政府在2017年公布的《可持續大嶼藍圖》,為大嶼山發展確立了4項策略性定位,包括大珠三角地區國際運輸、物流及貿易樞紐、大珠三角地區和亞洲的服務核心區、策略增長區及新的大都會、自然及文化資源寶藏。同年,政府亦公布了《香港2030+》的規劃遠景,提及幾個策略性發展項目,例如機場島北商業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東涌新市鎮擴展區的商貿中心等。上述規劃有部分已經落成或正在建設,但未見有一個中期的檢討,審視這些規劃的進度。

大嶼山現時只有一個具規模的新市鎮,便是東涌,它從配合機場發展,為在機場工作的人員提供住宅,逐步轉變為今天高密度的新市鎮。政府應盡快因應東涌獨特的地理位置,檢討並更新其定位,發展成為“機場城市”的一部分,為未來的新社區創造就業機會,以配合大嶼山進一步的發展。

除了東涌之外,愉景灣亦是一個發展成熟的社區,雖然是一個住宅區,但發展模式較具條理,在土地運用、基礎設施和所提供的服務等方面都符合經濟效益。對於梅窩、大澳及貝澳等此類以保育及低密度發展為主的鄉村,愉景灣的規劃發展模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加上鄉村邊緣有很多未盡其用的土地,可以把這些鄉村具規劃地協調發展。

大澳、長洲和南丫島等其他島嶼有多個特色傳統節慶活動,同時極具海島的度假風情,有別於香港其他方面的旅遊體驗,尤其吸引外國遊客。惟整體交通配套未夠完善,部分島嶼亦欠缺足夠公共設施,接待旅客能力不足,除了節假日外,較少外地遊客到訪遊覽。建議政府制訂長遠旅遊發展規劃,開發具人文價值的旅遊資源,善用空置場地,為當地藝術家提供創作及產品空間,發展具島嶼特色的文創園。

在地區發展方面,以往政府發展荃灣、沙田、屯門及觀塘等地區,多數都是以衞星城市的模式發展,意圖以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吸納大量人口在當區就業。但隨着製造業北移,交通運輸系統優化,這種衞星城市模式已經過時。舊有發展模式說到底仍是將新發展區視為重要性次於港島和九龍兩個市中心,儘管這些新發展區後來人口變得密集,但社區的功能和服務始終不齊全。

然而,一河之隔的深圳,過往亦是單一城市中心的規劃格局,但通過不斷優化城市布局,近年正逐漸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不但完成產業轉型,亦紓緩勞工階層的通勤壓力和交通系統的巨大負擔。政府應以全新的思維善用離島的土地,參考深圳的發展經驗,謀劃大嶼山未來發展,把大嶼山轉變為功能齊備、具強勁發展活力及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宜遊社區。

代理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