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會 議員議案:“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發言

“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藍圖”議案

代理主席,教育發展與國家興盛密切相關,縱觀全球,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去年施政報告明確指出,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將採取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的限額,以及增加在港留學生學習和增值機會等措施。

目前香港留學生總數63 200人,佔比約20%,而內地66萬名留學生當中,到香港留學的比例不足7%。打造國際教育中心,可帶動提升大學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產業化發展亦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政府可考慮將國際教育中心與“八大中心”建設協同發展,一來可大力吸引內地和全球優秀人才赴港求學,二來可推進“北都大學城”建設,三來可鼓勵更多元化的資金參與教育中心建設。

去年施政報告公布前,香港八大院校可招收20%非本地生。根據教資會數字,2022-2023學年港大和科大的非本地生比率分別為23.7%和22.4%,其餘院校的比率則介乎10.1%至17.8%。將非本地生錄取限額放寬至40%,相信有助提升香港教育國際化程度,但與此同時,亦需配合更詳細的招生和宣傳策略。

現時,港校面向非本地生的招生宣傳較為局限,缺乏主動性與針對性。非本地生主要通過網絡獲取港校資訊,學校的官方網站是學生報名入學或查詢的主要途徑,或在網絡上搜尋個人經驗分享,通常依賴非本地生的自主搜尋。港校官方甚少在網絡上主動宣傳,亦缺少如內地院校“招生路演”的線下宣傳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選擇學校的考量和關注不盡相同,必須有針對性的宣傳策略和口徑,才可吸引各地學生來港進修。

若結合“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配以地區化的招生宣傳,相信可實現一舉多得。招生宣傳應更主動和定制化,舉例來說,院校可邀請對應國家或地區的教職工和在讀學生參與宣傳過程,通過錄製VCR、線上或線下互動交流等方式,加強不同國家或地區學生對港校的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相信招生能使港校國際化程度提升。

非本地畢業生流失的現象亦頗為顯著。由於香港生活成本高昂、實習和就業機會有限,以及對本地社會了解不足等原因,近年在畢業後選擇留港就業的非本地畢業生呈下降趨勢,這個趨勢不利宣傳到港進修的好處。建議政府可為非本地生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以鼓勵非本地生在港學習期間,從工作層面融入香港社會,相信這一舉措有助非本地生對香港社會與就業環境有切身體驗後,在原居地宣傳和吸引更多當地學生到港進修。

香港背靠祖國,應充分利用好內地豐富的教育資源,助力香港打造成為國際教育樞紐。舉例來說,港校可與內地院校合作開展“N+N”學制,分為香港和內地院校兩個學習階段,以更豐富的課程設置,提升港校對非本地生的吸引力。

香港專上教育長期保持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作為唯一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香港理應要更好地推進“留學中國”的品牌。

我感謝鄧飛議員提出這項議案,亦支持原議案及5位議員同事的修正案,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