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 發言

II. 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

農業發展

委員察悉,根據《藍圖》所載,本地蔬菜年產量預期於15年內由現時約15 000 公噸增長至約60 000公噸。有委員表示,環保團體一直關注保護農地的事宜。該等委員要求政府當局交代在上述目標年產量當中,產自農地及非產自農地(例如利用水耕種植)的蔬菜各自所佔的預算百分比。政府當局回應時表示,當局會透過劃定“農業優先區”,把優質農地長遠保留作常耕用途,配合北部都會區及其他地區城鄉共融的規劃特色,釋放其餘土地作其他發展。與此同時,當局會推展農業園第2期,以及推動業界引進先進水耕或其他現代化科技生產優質農作物,促進種植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政府當局有信心透過推行上述措施,本地蔬菜年產量可於15年內增至約60 000公噸。

有委員指出,內地近年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民成立合作社,並鼓勵龍頭企業引領農產業發展,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及集約化創造有利條件。他們詢問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特區政府”)會否借鏡內地的做法以促進本地漁農業的發展。有委員問及政府當局有何具體措施促進行業組織發展。政府當局回應時表示,針對香港漁農户規模相對較小的情況,當局將會引導行業組織發展,加強行業組織統籌漁農户的功能,與組織協作共同推動政策,並為組織提供參與漁農業發展和管理項目的機會。

漁業發展

委員留意到,《藍圖》內載有為不同漁農產品所訂的目標年產量,但本地養殖塘魚除外。政府當局回應時表示,當局期望藉着發展濕地保育公園系統提升魚塘生態功能和發展現代化、高技術和高密度塘魚養殖,全面發揮魚塘濕地的雙重功能,目標是令塘魚養殖業可以穩定發展。

III. 在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公廁實行智能公廁系統

智能公廁系統的推展

議員支持食環署推展智能系統以提升公廁的管理效能,但有議員關注現時試行的智能系統下各項設備的應用 (例如利用液晶顯示屏展示實時可用的廁格及尿盆的數量)及相關成本效益,並建議署方應就此諮詢公眾的意見。

政府當局回應時表示,政府當局現正於14所公廁測試智能系統下多項科技及設備,並已計劃在另外11所涵蓋不同地區、規模及使用率的公廁安裝智能系統作進一步測試。食環署與機電工程署(“機電署”)會繼續就不同智能設備方案進行評估、監察和資料分析,並聽取市民的意見,以從中選取符合使用者需要、高效及具成本效益的設備作更廣泛的應用。

議員建議政府當局,應考慮於公廁內的暢通易達洗手間、通用洗手間及較多有需要人士 (例如長者)使用的洗手間安裝智能體感偵測器和警報系統,以識別使用者出現跌倒或暈倒等緊急情況並及時作出通報。政府當局回應時表示,當局正於食環署轄下一所公廁測試相關裝置,並會適時檢視其成效。

保養維修的監察

議員察悉,食環署、建築署及機電署自 2020年 3月開始使用 “小型工程定單記錄系統”流動應用程式以提高食環署轄下公廁的保養維修工程的效率。有議員就上述措施的成效和相關保養維修工程的效率提出關注。政府當局回應時表示,食環署現時會透過該流動應用程式向建築署及機電署提出維修要求及跟進工程進度,數據顯示自引入上述系統後,約99%的工程能於服務承諾的時限內完成。